中国麻醉学者获国际奖项
10月12日在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年会上,中国麻醉学者彭宇明获得国际麻醉学临床研究学术组织Outcomes Research Consortium颁发的2025年度“Gladys Sessler Outcomes Research Consortium Award
10月12日在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年会上,中国麻醉学者彭宇明获得国际麻醉学临床研究学术组织Outcomes Research Consortium颁发的2025年度“Gladys Sessler Outcomes Research Consortium Award
为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培养一批具备卓越领导力、深厚专业素养和丰富实践经验的麻醉学科领导者,引领麻醉学科向更高水平发展,2025年8月30日,由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主办的“麻醉学领军人才培训”第一期暨开班仪式在云南昆明顺利召开。
本书是资深麻醉医师的经验心得集锦,意在使读者从中获得启迪,弥补自身因临床环境限制或年资有限所致的不足。每一个标题都是一条基于循证基础的实战经验,内容涵盖基本的操作技术以及重点手术类型麻醉管理中容易“发生错误”的内容,一章解决一个关键问题,把盲点与痛点各个击破。
夜深人静的手术室里,一场“噩梦级体验”正悄然上演。48岁的李先生因胆囊结石需要全麻手术,麻醉医生核查了流程,他自信地闭上眼,却没想到噩梦很快降临。刚一动刀,李先生突然感受到剧烈的疼痛,身体动弹不得,想喊却张不开嘴——周围人都以为他已经熟睡。
"那些消毒水味道的童年,是我职业选择最早的启蒙。"宋丹丹教授的从医种子,萌芽于爷爷奶奶常年就医的记忆里。她回忆道:“小时候,爷爷奶奶身体不好,常年需要和医院打交道。家里有一位医生亲属,每当家人身体不适,父母总会第一时间向他求助,而他几句沉稳的嘱咐,就能驱散父母
9月18日至21日,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CSA)主办,厦门市医学会、福建省医学会麻醉学分会承办的“中华医学会第30次麻醉学术年会(2025)”在厦门召开。本次会议以“从麻醉大国到麻醉强国”为主题,设置了2场主旨报告、55场次分会场、4场知识更新
他们带着临床一线的实践成果与探索思考,破解麻醉安全的痛点难点;他们怀揣临床智慧与学术热忱,探索学科前沿的创新路径;他们用麻醉技术与人文关怀,守护患者生命的每一个关键瞬间。2025年8月,由麻醉医学专栏编委会指导、《医师报》主办、扬子江药业集团公益支持的第三届《
2025年9月19日16:00,特邀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麻醉科主任医师、2017年北京市中西医结合麻醉与疼痛专业委员会“麻醉终身成就奖”、2018年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血液管理分会“终身成就奖”、2019年中西医结合麻醉学分会特殊贡献奖,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
“在学科发展的浪潮中,麻醉学正积极拥抱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趋势。正因有众多优秀青年精英不断加入,麻醉学科的未来必将更加广阔,麻醉医生的专业价值也必将得到更充分的认可与体现!”
清风迎秋至,群贤汇明堂。2025年9月5日至7日,由黑龙江省医学会、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麻醉学分会主办,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承办的“2025黑龙江省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学术会议暨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麻醉学分会学术会议暨住培师资创新与实践培训会议”在哈尔滨